陽春三月,都說“亂花漸欲迷人眼,淺草才能沒馬蹄”,驚蟄剛過,萬物生機煥發,農事上也開始了“鋤頭不停歇”的由南向北漸次春耕,緊系農情農時農事,一系列農業政策和工作報告相繼發布,共同推動實現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跨越。
3月1日,《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(2022年)》正式發布,報告全面總結2021年以來數字鄉村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,報告中提到:
智慧農業建設快速起步
農業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,數字育種探索起步,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取得重要進展,智慧大田農場建設多點突破……2021年農業生產信息化率為25.4%;
種植業數字化多點突破
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衛星遙感、北斗導航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種植業生產中加快應用,精準播種、變量施肥、智慧灌溉、環境控制、植保無人機等技術和裝備開始大面積推廣。
3月5日,李克強總理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關于今年三農工作重點作出以下指示:
1
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
2
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抓好油料生產,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
3
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
4
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
5
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
6
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
7
發展農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
8
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
近年來,農業與數字科技快速融合,十年間,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4.5%提高到2021年的61.5%,傳統農業正在向現代農業加速演進,數字農業成為時下熱詞之一。
△ 廣州市增城區廣東省農科院水稻試驗基地項目
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“發展設施農業”到近期政府工作報告的“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”,都能深刻認識到“數字農業”早已成為我國未來農業生產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。廣州賽通科技有限公司在七年多的行業探索中,透徹研判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資源稟賦制約,串聯精準感知、精準控制、精準決策的科技生產體系,促進數字農業高質高效的現代化發展。
△ 連州菜心產業園水肥一體及監測項目
賽通科技始終堅持農業科技的自主研發與創新升級,涵括土壤監測、氣體監測、液體監測、環境監測等類別高達50多種不同監測因素的農業智能傳感器,以及土壤墑情監測站、智能水肥一體機、氣象監測站、蟲情測報儀等系列智能控制設備、賽農耘系統管理平臺,為農作物生產信息化注入數字驅動。

△ 廣州市白云區人和園農業風景區智慧農業示范基地

△ 南昌市紅谷灘元宇宙·VR數字農業示范基地項目

△ 河南省某水稻田蟲情測報項目
賽通科技通過自建智慧大棚示范基地,結合農業物聯網產品及方案的應用,獲得精準農業數據,以數據服務于客戶,賦能農業的“高產、優質、高效、綠色、安全”,至今已服務超過3000個農業基地客戶,推廣智慧種植面積近千萬畝。
2023年,我們開始全國戰略布局,劃分六大區域開展業務拓展和深度服務,實現數字農業輻射全國,未來,賽通科技將持續協同推進農業發展的多元價值體現,強力支撐助力我國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。

△ 賽通科技六大區戰略布局
